新能源车电池容量排名(2021年新能源汽车电池)

nxyxsnxyxs昨天14 阅读0 评论
2021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排名中,特斯拉Model S Plaid以100kWh电池容量位居榜首,续航里程达637公里,比亚迪汉EV搭载的刀片电池容量达85.4kWh,位列第二,蔚来ET7配备150kWh半固态电池包(量产版100kWh),续航超1000公里,小鹏P7搭载的宁德时代NCM811电池容量为81.7kWh,极氪001则提供100kWh电池选项,整体来看,高能量密度电池(如NCM811、刀片电池、半固态电池)成为主流,推动新能源车续航突破600公里门槛,加速行业向高续航、高安全方向发展。

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与续航里程全解析

本文将系统梳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核心技术、品牌格局及续航表现,同时结合最新市场数据(截至2025年),为读者提供一份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参考指南,无论是关注电池容量的技术爱好者,还是正在选购新能源车的消费者,都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。

新能源车电池容量排名(2021年新能源汽车电池)

本文目录一览:

  1. 动力电池品牌TOP10:技术与市场的双重较量
  2. 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排名:从CLTC到真实路况的差距解析
  3. 十大新能源汽车电池品牌深度解析
  4. 2025年续航最长车型盘点:谁打破了“里程焦虑”的边界?
  5. 低速与两轮车电池品牌:细分市场的“隐形冠军”

动力电池品牌TOP10:技术与市场的双重较量

新能源汽车的“心脏”无疑是动力电池,而电池技术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续航、安全与性能,当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呈现“中韩争霸、多极并存”的格局,以下从动力电池(乘用车)储能/低速电池两个维度,解析头部品牌的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。

乘用车动力电池品牌第一梯队

宁德时代(CATL):全球霸主的“技术护城河”

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连续8年第一的企业(2024年数据),宁德时代的技术布局堪称“全面开花”,其核心优势包括:

  • 麒麟电池:第三代CTP(无模组)技术,体积利用率突破72%,系统能量密度达255Wh/kg,支持10分钟快充至80%电量,已应用于极氪001、问界M9等车型;
  • 钠离子电池:2023年量产,低温性能优于磷酸铁锂(-20℃容量保持率>90%),成本降低30%,瞄准A00级车型和储能市场;
  • 海外布局:德国工厂供应宝马、奔驰,匈牙利工厂2025年投产,将配套大众、福特等车企。
比亚迪(BYD):垂直整合的“全产业链王者”

比亚迪凭借“电池+整车”的协同优势,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二(2024年),其刀片电池(磷酸铁锂)和CTB(电池车身一体化)技术是核心竞争力:

  • 刀片电池:通过结构创新(长电芯阵列),体积利用率提升50%,安全性通过针刺实验,续航突破700km(汉EV长续航版);
  • DM-i混动专用电池:高功率、长寿命,支持快充与放电,搭载于秦PLUS、宋PLUS等车型,推动混动车型销量占比超60%。
LG新能源(LGES):软包电池的“技术先锋”

韩国LG新能源以软包电池技术著称,客户涵盖通用、大众、特斯拉等全球车企:

新能源车电池容量排名(2021年新能源汽车电池)

  • 4680电池量产:2024年率先量产4680圆柱电池,能量密度提升13%,成本降低14%,配套现代IONIQ 5和福特Mustang Mach-E;
  • 固态电池布局:与三星SDI合作开发半固态电池,2026年试产,能量密度目标350Wh/kg。
松下(Panasonic):特斯拉的“黄金搭档”

作为特斯拉早期独家供应商,松下在三元锂电池领域积累深厚:

  • 2170电池迭代:为Model 3/Y供应2170电池,能量密度达270Wh/kg,2025年将推出4700电池,续航提升15%;
  • 4680合作:与特斯拉共同研发4680电池,产能规划38GWh,2025年全面投产。
国轩高科(Gotion):磷酸铁锂的“成本专家”

国内磷酸铁锂领域的头部企业,大众汽车是其战略股东(持股26%):

  • LFP技术升级:采用“方形电芯+CTP”方案,系统能量密度突破190Wh/kg,成本比三元电池低20%,配套大众ID.系列、江淮汽车
The End

文章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在内)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加台汽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本文作者:nxyxs本文链接:http://beijing.jiataiw.cn/post/2906.html

上一篇 下一篇

相关阅读